“壮哉黄公,英灵不朽。赫赫之光,启励后生。我辈后人,当怀士气,遗志有继,踔厉前行……”2024年9月25日,黄公略烈士安葬仪式在江西省东固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。

此时,天空飘下细雨,张忠在人群中悄悄哭了:“妈,我找到外公了……”

黄公略是著名红军将领、军事家,平江起义领导者之一,1931年9月15日指挥部队转移时,于江西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,身中数弹,壮烈牺牲,时年33岁。新中国成立后,黄公略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,并被评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之一。当年苏区军民将黄公略与毛泽东、朱德和彭德怀并称为“朱毛彭黄”。

根据史料记载,黄公略牺牲后,限于当年恶劣的战争条件,党和红军将黄公略秘密安葬。安葬工作被列为高度机密,仅有极少的人掌握情况。
九十余载光阴流转,一场关于血脉与信仰的追寻悄然涌动。推动这项工作的关键人物,就是黄公略的外孙张忠。
“外公牺牲前一年,把怀孕的妻子送回湖南湘乡老家,他牺牲时,女儿黄岁新才8个月大。”在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的小院里,张忠将那段浸着血泪的历史缓缓道来。“黄岁新就是我妈妈。她从来没有见过黄公略,她的父亲到底魂归何处,困扰了她一生。”
其实,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黄公略。1964年,中央军委曾启动寻找黄公略墓址的工作,但仅挖到了一枚子弹壳。这次寻墓未果,为后世留下了一个“六渡坳谜团”——牺牲后被秘密安葬的黄公略,究竟葬在了哪里?
2019年,黄岁新带着遗憾去世。“一定要找到外公”,便成了张忠内心的执念——“找到黄公略墓址,完成母亲的遗愿,同时也是给党史和军史一个交代。”
2020年9月26日,张忠来到吉安东固六渡坳,捧了三抔土撒在湖南湘乡黄家祖坟,寓意外公魂归故里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结识了罗义坚、丁仁祥等地方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专家。
“罗义坚对我说:凭感觉能找到!这句似乎没有依据的感性的话,坚定了我的寻墓决心。”就这样,张忠决定自己先进行一些前期的调查工作,然后再自下而上地推动。
2020年10月和11月,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召开了两次寻墓事宜座谈会。会上讨论热烈,有党史专家提供了珍贵资料,还有群众回忆了那段往事。按照会上得到的信息交叉判断,黄公略墓址在六渡坳西北方向白云山的可能性很大。
“白云山头云欲立,白云山下呼声急,枯木朽株齐努力。枪林逼,飞将军自重霄入。”毛泽东《渔家傲·反第二次大“围剿”》,描写的正是白云山战斗的激烈场景。自这首词问世,“飞将军”就成为黄公略的雅号,在群众中广为流传。
张忠将母亲30余年来访问黄公略战友的记录、两次座谈会和专家的研究成果等,整理成《黄公略同志墓址党史资料汇编》,呈送中央军委和退役军人事务部。
2021年秋,退役军人事务部决定,启动寻找和鉴定黄公略烈士遗骸工作,江西省、吉安市、青原区均成立了寻找黄公略烈士墓址工作专班。一场自上而下的寻找开始了。
通过史料记载、知情人走访和仪器探测,工作组勘定了六处疑似墓址展开挖掘。
每挖掘一处墓址,张忠都双膝跪地,叩拜天地山河。“那也许是别人家的父母长辈,也许是其他红军战士的英灵。作为黄公略的后人,我要以最大的虔诚跪拜这片红土地。”

可是把六处疑似墓址都挖掘了,依然没有发现遗骸。大家后来才搞明白,东固的岩石中含铁,所以金属探测仪发出的声响并不是探测到了什么,而是铁元素所导致的。眼看这场搜寻就要遗憾收场,转机突然出现了。
第二天一早,工作组所住旅店的老板刘节明上街买包子,偶遇东固畲族乡文化站原站长李周源。听说黄公略的后人前来寻墓,李周源一惊——“我认识一个人,他说他知道黄公略的墓在哪里。但必须黄公略的亲人来了才能说。”
这话像道惊雷劈开迷雾。至此,寻墓路上的另一关键人物——黄富财,终于出现了。

再三确认了张忠的身份后,黄富财才把那个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讲了出来。
“我家后山的祖坟里,有一座没有墓碑的墓。我奶奶、爸爸带我去扫墓时,都会祭拜这座墓。有一次我问奶奶:这墓怎么没有墓碑,没墓碑怎么挂纸?奶奶没说话,回到家就开始训我:‘你不许去外面乱说,这里埋葬的是一位红军的军长。’我十七八岁时,爸爸才告诉我,墓里埋葬的那位军长就是黄公略。父亲临终前嘱托:‘奶奶说的那个墓,以后就交给你来守了……’”
黄富财拿着镰刀斩开荆棘杂草,一行人踩着碎石攀过几十米高的山坡,一座不起眼的无碑墓出现在众人眼前——坐北朝南,朝向兴国县的齐分村,边上有两块大石头。

“墓址在山坡上,面对七汾(现兴国县齐分村),山坡突出,上有两块大石头……”“记得过了一条小河,有一二里的农田……”墓址的情况与老战士回忆录里的描述一一对上了。
2022年8月3日,工作组对这处墓穴展开了挖掘,挖出了人体遗骨、几枚棺材钉、一些较为完整的瓦片等。
尽管墓址与记载完美契合,但要最终确认身份,仍需DNA鉴定给出科学结论。经退役军人事务部协调,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接手了这次遗骸样本鉴定工作。张忠找来了黄公略父亲哥哥的4个曾孙,再加上自己,5人取样进行鉴定。经检测确认:“样本(HGL)应属于黄公略本人。”
2023年5月,经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专家论证会研究论证,确认送检骨骸为黄公略烈士遗骸。2024年9月25日,举行了黄公略烈士安葬仪式。一个多月后,张忠再次回到了东固,为黄富财一家献上一面锦旗:“三代守墓 恩重如山”。

如今,张忠在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“薪火”红色宣讲团任导师,他要把那个战火纷飞年代里的家国情怀,一字一句地说给新时代的年轻人听。

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记者:代丽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