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实时讯息

郭晓兵:“堤丰”入日为地区安全埋雷

2025-08-30 06:33:00

来源:环球时报

日媒近日放风称,美日将于9月11日至25日举行联合军演,美军“堤丰”陆基中导发射系统将首次进驻日本。此前,美军已在菲律宾、澳大利亚亮出该系统,如今又在日本祭出这只“纸老虎”,其搅局亚太、围堵中国的意图不言自明。

“堤丰”系统是国际军控体系崩坏的产物。2019年美国退出《中导条约》后,迅速推出这款编号MK70的陆基中导发射系统。它实则是海军MK41垂直发射系统的陆基改造版,可兼容“标准”-6、“战斧”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,兼具防空、反导、反舰、对地攻击等多重功能。美国在亚太的部署计划预谋已久,退出《中导条约》次日,时任美国防长埃斯珀便直言支持“尽快”在亚洲部署常规陆基中导。近年来,美军更是将“堤丰”纳入多域特遣部队,整合远程火力、网络、电子战等能力,不断强化干预亚太事务的筹码。2024年4月,美军第一多域特遣部队将“堤丰”部署至菲律宾吕宋岛,其射程直接覆盖中国南海、台海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;2025年7月,第三多域特遣部队又在澳大利亚“护身军刀”演习中测试该系统实弹反舰能力,展示海域控制能力。

此次军演,是美国亚太大战略中的关键一步,矛头直指中国。美防长赫格塞思曾明确宣称,中国是美国国防部面临的“唯一步步紧逼的威胁”,阻止两岸统一、保卫美国本土是驱动美军战略规划的“唯一情景”。尽管此次美日联合演习范围涵盖从冲绳到北海道的广泛区域,但其矛头直指所谓“西南诸岛”潜在冲突,妄图通过多域作战协同、两栖攻击演练、实弹发射及一体化防空反导等课目,强化美日联合作战能力,为干预地区事务铺路。

对于“堤丰”此次入日,“日美消息人士”声称是“临时部署”,演习结束后便会撤走,但这一说法的可信度值得怀疑。2024年“堤丰”进驻菲律宾时,美菲同样以“临时部署”为借口,最终却出尔反尔,该系统至今仍留驻当地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根据美国陆军2025年5月发布的“陆军转型计划”,美军将在印太战区增设日本多域司令部和太平洋多域司令部,管辖三支多域特遣部队——第一、第三多域特遣部队隶属太平洋多域司令部,第四多域特遣部队归属日本多域司令部。从这一布局来看,未来配备“堤丰”或其他陆基中导武器的多域特遣部队常驻日本,已是大概率事件,所谓“临时部署”或许只是长期驻军的“铺垫”。

美军自认为“堤丰”系统有三大优势:一是具备陆上快速机动能力,可降低被对手瞄准的概率,且因采用集装箱式设计,能搭载于军舰、货轮等船舶,可迅速将运输工具转化为进攻平台;二是与部署军舰相比,与东道国的外交协调难度更低,更容易实现前沿部署;三是虽不像航母、战斗机群那样“引人注目”,但凭借导弹射程和打击能力,仍能形成强大威慑。

然而,“堤丰”系统本质上是美国退出《中导条约》后匆忙推出的“应急产物”,短板与缺陷十分明显:其一,整套系统由发射车、指挥车及后勤保障车辆组成,且发射装置体积庞大,不仅运输不便,庞大的车队规模和装备特征也容易被侦察系统锁定,易沦为战时打击目标;其二,该系统目前配备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等飞行速度较慢,易遭拦截。正因如此,美军已着手推进改进计划,一方面支持海军陆战队研发体积更小、机动性更强的远程火力发射器,另一方面探索为“堤丰”系统配备高超音速导弹,以提升突防能力。但这些研发与改进工作均需时间,短期内难以弥补现有短板。

美国将“堤丰”这只“纸老虎”当作威慑亚太的利器四处炫耀,实则是在制造集团对抗、破坏地区安全稳定。“堤丰”入日,直接损害其他国家正当安全利益,对地区战略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。一旦美国与相关国家爆发冲突,“堤丰”很可能成为美国拉日本“蹚浑水”的工具。而对日本而言,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,本应深刻反思历史教训,奉行与邻为善的外交政策,现在却热衷于突破“专守防卫”,主动引进“堤丰”这类进攻性武器,完全遗忘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。这不仅引发周边国家警惕,也为自身安全埋下隐患。(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)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