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徽菜品牌小菜园发布上市之后的首个半年报。财报数据显示,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7.14亿元,同比增长6.5%。除税前利润为5.42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42.4%。期内利润达到3.82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长35.7%。在亮眼的成绩单背后,开店速度迟缓、开源节流等问题引发关注。对此,小菜园董事长汪书高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,对2025年内的门店发展、业务运营等问题进行了回应。

财报数据显示,小菜园上半年净利润增长显著,但数据的增长主要来源于“降本”的贡献。汪书高表示,企业始终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,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依托门店扩张,净利率达14%,这一成果核心得益于三方面。一是采购与供应链优势显著,自建采购中心并持续优化,去年重组供应链团队后进一步强化了采购端优势;二是外部环境与商场博弈带来利好,餐饮业洗牌为公司创造了发展机遇,同时在商场合作博弈中成效明显,有效降低了部分开支;三是管理能力与运营效率大幅提升,当前增长模型更趋完善,人效、坪效显著提高,这一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尤为突出,多因素共同推动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。
去年底,小菜园正式登陆港交所,招股书披露,公司计划2025年和2026年分别新开160家门店和180家小菜园门店。截至2024年底,小菜园门店数量为667家,2025年上半年时间仅新增5家。2024年全年,其净增门店达131家。2020年至2023年,小菜园门店数量从278家逐年增至536家。
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,汪书高表示,计划2025年新增门店120家左右。面对今年上半年小菜园门店数仅增长了5家的数字,汪书高表示,一般情况下下半年开店比较多,今年全国直营门店将超过800家。同时今年9月将制定2026年的开店计划,会根据市场环境、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计划,预计明年底实现千店规模。
2025年上半年,小菜园堂食业务收入为16.47亿元,增长2.2%;外卖业务收入为10.574亿元,增长13.7%,营收占比提升至39%。汪书高透露,未来外卖业务的比例会控制在三成左右。在外卖和堂食的平衡上,汪书高称,一切以堂食为主、做品质,外卖是重要补充,但整体比例不能超过35%。
小菜园以亲民的客单价稳居大众餐饮市场,但当前餐饮行业呈现“正餐快餐化”与“正餐聚餐化”两极分化趋势。2025年中报显示,小菜园堂食顾客人均消费额从去年同期的60.4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7.1元。汪书高对此表示,这个数据的下滑不影响企业的发展,主要是由于公司在2023年底主动降价了一小部分,不同的城市客单价也不同,未来会将客单价控制在55-60元这个价格区间。
如今,餐饮行业竞争激烈,企业不断为业绩增长寻出路。对于盈利模型的可持续上,汪书高介绍,经过迭代测试,目前门店面积已经从最初的500平方米降到220平方米左右,这个面积可以降低一定的租金和人力成本,但坪效并未降低,未来新开门店都会以此为标准。同时,部分门店配备了炒菜机器人,可以承担1/3的后厨工作。据了解,目前小菜园已经在约200家门店投入了炒菜机器人。
以下为访谈实录,北京商报记者据此对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。
Q:如何看待同店下滑以及客单价下降的底部空间?
A:目前市场来看比较乐观、属于正常水准,我们也非常有信心,目前的门店模式还是很好的,这个下滑不影响企业的发展。我们在2023年底主动降价了一小部分,不同的城市客单价也不同,还是要让利给顾客,最终会定在55元左右。
Q:小菜园如何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,避免陷入“低价内卷”?定位是否有新的调整?
A:小菜园坚持产品主义及“好吃不贵”的核心定位,坚持现场烹饪,做好“正餐之下,快餐之上”的百姓便民餐厅,坚信规模效应一定会带来极致的性价比,让利给消费者,目前公司定位是顺应市场的需求并以消费者满意为基础。
Q:如何平衡下沉市场渗透率与一线城市品牌升级?新市场的客群定位是否会调整?
A:公司预计2026年底会突破千店规模,海外市场会根据26年的新规划进行有序拓展。目前一线城市上海已有近80家门店,无论是从品牌认可度、消费者的满意度,还是市场定位已验证品牌调性。目前的新市场不会有调整。
Q:今年以来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哪些成本优化措施?盈利模型的可持续性上我们准备做哪些升级和优化?
A:首先是拓店带来的直接增长,其实是单店模型的优化(220平方米左右),单店模型或将持续优化至180-200平方米,预计老店人效也将随着门店到期进一步优化;供应链端,备菜洗/切流程前置等也对门店运营亦有赋能。供应链及UE优化下毛利及净利端仍有优化空间。包括在独特激励体系下管理层稳定、内部齐心协力,专注经营,不断提升管理带来的效益;品牌势能正提升,招商端具备议价优势,门店的租赁成本降低。
Q:小菜园未来是否会开放加盟模式?
A:始终坚持直营,外部合作易产生利益分配摩擦。我们通过内部“店长合伙人制”,让认可公司价值观的核心团队成为企业股东,这种模式更利于长期发展。
Q:供应链如何应对未来门店扩张的压力?
A:现有供应链可支撑800家门店,新建中央工厂已具备运营条件,3000家门店的设计产能能覆盖五年需求,无需依赖外部资金投入。
Q:外卖业务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规模?
A:小菜园目标是将占比控制在30%以内。堂食的体验价值无法替代,我们希望保留门店的烟火气。
北京商报记者 郭缤璐/文并摄